說到波麗路西餐廳,就不能不提它輝煌得像電影劇本的歷史。1934年,廖水來先生在當年台北最繁華的大稻埕,開了這間名為「Bolero」(取自法國作曲家拉威爾那首熱情奔放的舞曲)的西餐廳。你想想那個年代!西餐對普通台灣人來說,簡直是天方夜譚。那時候踏進波麗路的,不是富商名流就是文化大家。聽說早期店裡甚至還提供刀叉使用教學呢!想像一下那些初次接觸牛排的客人手足無措的樣子,肯定很有趣。我阿公就說過,他年輕時第一次約會想裝闊,硬著頭皮進了波麗路,結果緊張到差點把羅宋湯打翻(笑)。這家店就這樣見證了台北城的興衰起落,從日治時期到光復,再到經濟起飛,無數家庭的重要慶祝——結婚、畢業、大壽,都在它暈黃的燈光下發生。那種充滿故事的氛圍,踏進店門就能感受到,這絕對不是新開幕的網美店能複製的溫度。
目錄
要我形容波麗路西餐廳的味道?一句話:「台魂西骨」。它骨子裡是西餐的架構,牛排、濃湯、鐵板料理一個不少,靈魂卻非常、非常台灣。這裡的廚師伯伯們(很多都是做了幾十年的老手)深諳台灣人偏愛濃郁、香甜、飽足感十足的口味。醬汁?濃稠又夠味!份量?絕對讓你扶牆出!那種豪邁的飽足感,完全符合台灣人「呷粗飽」的實在性格。還記得我第一次帶國外朋友來吃,他看到奶油雞卷上桌時那淋得滿滿快要溢出來的濃郁白醬,眼睛瞪得超大,直呼:「這醬汁也太慷慨了吧!」沒錯,這就是波麗路的特色——誠意滿到碟子裝不下!
說到必點菜色,經過我無數次實戰(錢包在哭泣),加上纏著老服務生聊天挖寶,整理出這張經典中的經典排行榜:
排名 | 菜色名稱 | 特色 | 個人評價(絕對主觀!)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法式鴨肝菲力牛排 | 波麗路鎮店招牌!厚實菲力上疊著香煎鴨肝,淋上濃郁蘑菇醬。 | 無敵組合!鴨肝的豐腴油脂滲入牛排,罪惡但滿足到翻白眼。價格偏高但特殊日子必點! |
2 | 奶油雞卷 | 經典不敗!雞胸肉包裹火腿、蔬菜捲成卷,裹粉炸過再淋上濃厚奶油白醬。 | 白醬控天堂!奶香濃郁滑順,雞肉嫩中帶紮實,配奶油飯絕配。經典中的經典! |
3 | 焗烤明蝦 | 新鮮明蝦開背鋪滿濃郁起司醬(美乃滋為基底)焗烤至金黃。 | 起司控無法抗拒!蝦肉彈牙,醬汁濃厚帶甜,卡路里爆表但幸福感也爆表。 |
4 | 酥皮濃湯 | 招牌湯品!酥皮烤得金黃酥脆,底下是濃郁的玉米或洋蔥湯。 | 儀式感滿分!戳破酥皮那刻最療癒,湯頭濃香,喝到最後一口都是熱的。 |
5 | 咖哩雞飯 | 濃郁台式咖哩,雞肉大塊,搭配馬鈴薯、紅蘿蔔,醬汁濃稠夠味。 | 簡單卻雋永!台式咖哩的香甜溫潤,超級下飯,是吃不膩的安全牌。 |
這些菜色,你說它精緻前衛嗎?真的沒有。但那種厚實的醬汁、紮實的用料、熟悉的調味,就是能勾起心底最深的食慾。特別是那個奶油雞卷,每次戳開酥脆外皮,裡面熱呼呼的奶油醬混著雞肉和火腿湧出來…天啊,寫著寫著我又餓了!還有一個小撇步分享:點套餐!通常包含湯、麵包、主菜、飲料,有時還有甜點(香蕉船是老派經典!),從頭飽到腳,價格相對划算。記得小時候阿公帶我來慶生,就是點兩個全套,最後撐到甜點差點吃不下還硬塞,回家被阿嬤唸說浪費食物…但那份飽足與快樂,現在想起來還是暖暖的。
當然,時代在變,波麗路西餐廳也無法固守一隅。現在的波麗路,除了原始的大稻埕創始店(充滿時光膠囊的氛圍!),也陸續開了些分店,各自帶點不同的調性,但核心的老味道還是緊緊抓牢。為了幫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間波麗路,我可是卯足了勁實地探訪(當美食部落客的宿命?),整理出這份超詳盡的10間分店口袋指南:
波麗路西餐廳 (創始店)
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 (週二公休)
價格區間: 單點主菜約 NT$480 – NT$980;套餐 NT$780 – NT$1,380 起
必點菜單: 法式鴨肝菲力牛排、奶油雞卷、焗烤明蝦、酥皮濃湯。這裡就是吃那個原汁原味的歷史感!
個人評價介紹: 走進這裡就像踏入時光隧道!木質裝潢、老式吊燈、牆上滿滿的歷史照片,空氣中瀰漫著老派西餐獨有的奶油與肉香。服務生多是資深前輩,動作或許不疾不徐,但那份人情味和對餐點的熟悉度無可取代。餐點口味最「傳統」,份量依舊豪邁。缺點是設備較陳舊,有時尖峰時段服務速度跟不上,但那份無可複製的懷舊氛圍,絕對值得專程來體驗一次真正的老台北西餐魂!想感受最道地、最原初的波麗路,這裡是唯一選擇。特別適合帶長輩來重溫舊夢,或是想體驗歷史厚度的食客。自己來吃則需要一點享受孤獨老派情調的雅興。(懷舊指數爆表!經典中的經典!)
波麗路西餐廳 (天母店)
地址: 台北市士林區天母西路13巷9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與創始店相仿
必點菜單: 同創始店經典款,但環境較新穎舒適。天母店的黑胡椒牛排醬聽說調得不錯。
個人評價介紹: 相較於創始店的濃厚歷史感,天母店顯得明亮、寬敞、現代許多!整體裝潢較新,座位舒適度提升不少,很適合家庭聚餐或有長輩同行(行動不便者較方便)。菜色口味上,承襲了創始店的核心風味,但感覺油膩感稍微輕一點點?也可能是心理作用。服務也比較跟得上現代節奏。是想要品嚐波麗路經典風味,但又希望環境舒適一點的好選擇。不過少了那份大稻埕特有的時光韻味,對我來說懷舊感稍淡了些。(環境舒適度勝!家庭聚餐友善!)
波麗路西餐廳 (板橋店)
地址: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58號2樓 (板橋誠品內)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22:00 (配合百貨)
價格區間: 與其他分店一致
必點菜單: 經典菜色皆有。因為在百貨公司內,偶爾會有些期間限定的新菜色或甜點,可以留意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開在板橋誠品生活館裡的波麗路,氛圍很不一樣!少了獨立店面的懷舊私密感,多了點百貨餐廳的熱鬧與便利性。裝潢融合了現代簡約與一些老元素,空間感不錯。口味上維持一貫水準,方便板橋、新莊一帶的朋友不用跑台北市區就能吃到。特別適合逛完街順便吃,交通(捷運板橋站)和停車(百貨停車場)都超方便。不過,少了那種專程「造訪老店」的儀式感,就是比較方便的經典口味選擇。(交通便利首選!逛街用餐一網打盡!)
波麗路西餐廳 (南京店)
地址: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45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菜色。留意它家的酥皮濃湯,酥皮烤得頗出色。
個人評價介紹: 南京店給我的感覺比較「商務」一點,可能因為地點在南京東路金融商圈?裝潢算是新舊融合,比創始店新,但也保留了些許元素。空間也算寬敞。口味上,我覺得醬汁的表現很穩定,特別是濃湯類。用餐時間附近上班族不少。如果想在東區找個地方安靜吃頓經典西餐,這裡是不錯的選擇,不會像創始店那麼多觀光客。但特色相對沒那麼鮮明。(穩定不出錯!商業區裡的經典選擇!)
波麗路西餐廳 (復興店)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。聽說它的咖哩類飯食人氣也不錯。
個人評價介紹: 隱身在復興南路巷弄內的波麗路,地點鬧中取靜。規模不算大,但氛圍溫馨。裝潢也是經過一定翻新,乾淨明亮。口味上,我覺得跟創始店的相似度頗高,特別是鐵板類主菜上桌時那「滋滋作響」的聲音和香氣,很有感覺。服務人員態度親切。適合不想跑太遠(創始店)又想品味經典的饕客,或是住在東區、大安區一帶的朋友。算是比較低調的一間分店。(巷弄裡的溫馨選擇!靜謐小天地!)
波麗路西餐廳 (仁愛店)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00巷18弄3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皆有。可以試試它的海陸雙拼(牛排+海鮮)。
個人評價介紹: 仁愛店也是藏在巷子裡,店面不大,座位數相對少一點,所以建議訂位。環境清幽雅緻,帶點文青感?裝潢細節看得出用心。餐點品質穩定,每次來吃味道都很一致。我覺得它的白醬類(像奶油雞卷)做得特別滑順。服務很周到細心。適合兩人約會或小型家庭聚餐,喜歡安靜一點環境的人會愛。(精緻小空間!約會私房點!)
波麗路西餐廳 (中和店)
地址: 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二段359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。中和店似乎有不少熟客點它們的德國豬腳(非經典,但有特色)。
個人評價介紹: 對於住在新北市中和、永和一帶的朋友來說,想吃波麗路不用再跑台北市,中和店就是福音!餐廳空間寬敞,裝潢融合現代與復古元素,乾淨舒適。口味上,維持品牌一貫的濃郁風格,份量十足。點套餐附的餐包烤得挺香。停車相對市區方便一些。整體是中規中矩、穩定發揮的分店,滿足在地居民對老味道的需求。(新北中和居民福音!寬敞便利好選擇!)
波麗路西餐廳 (新店店)
地址: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128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。可留意它的鐵板類,保溫度佳。
個人評價介紹: 新店店的位置靠近捷運七張站,交通算便利。餐廳空間頗大,桌椅間距寬敞,適合多人聚餐。裝潢風格比較簡約現代,少了點老派風情,但光線明亮。餐點口味是穩定的波麗路風味,上菜速度OK。我覺得它的羅宋湯料給得蠻多的。是新店、文山區朋友就近品嚐老牌西餐的好去處,帶小孩的家庭也適合。(新店文山區首選!空間寬敞聚餐OK!)
波麗路西餐廳 (三重店)
地址: 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四段10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。聽說它的海鮮總匯焗烤麵點擊率很高。
個人評價介紹: 三重店開在三重熱鬧的重新路上,人潮車流都多。餐廳內部裝潢明亮,空間感不錯。口味上,我覺得它表現得中規中矩,就是標準的波麗路味道。服務態度也還可以。是三重、蘆洲地區想吃老派西餐時最方便的選擇之一。不過有時週末人太多,環境會稍嫌吵雜。(三重蘆洲方便吃!標準老味道!)
波麗路西餐廳 (桃園店)
地址: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601號
營業時間: 週一至週日 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
價格區間: 同前
必點菜單: 經典款皆有。桃園店的酥皮濃湯口碑不錯。
個人評價介紹: 對於北桃園的朋友來說,這間波麗路解決了想吃卻懶得跑台北的困擾!地點在桃園火車站前商圈,交通便利。餐廳空間大,裝潢明亮舒適,有點像天母店的感覺。餐點口味維持品牌水準,是熟悉的濃郁風。服務生態度普遍友善。整體來說是穩定、方便、口味熟悉的聚餐地點,特別適合帶長輩來回味。算是桃園區品嚐這份老台北滋味的重要據點。(桃園朋友免奔波!熟悉滋味這裡有!)
看完這份超詳細清單,是不是對去哪間波麗路西餐廳吃飯更有概念了?要我總結的話:想吃最正宗的歷史感,絕對是創始店!那裡的每一口都是滿滿的故事(雖然環境舊了點)。想要環境舒服點、帶長輩或小孩輕鬆吃,天母店、板橋店、新店店這些較新的分店會是好選擇。單純想方便吃到那個懷念的老味道,那就看你家住哪區,找最近的準沒錯!說真的,每家店的「核心靈魂醬汁」和烹調手法,集團控管下差異其實不大,關鍵是你想搭配什麼樣的用餐環境和氛圍!
很多人問我:「現在那麼多厲害的西餐廳,裝潢美氣氛佳,幹嘛還去吃波麗路這種老店?」坦白說,第一次約會,我可能不會選這裡(怕女生嫌老氣)。但當我想好好吃頓飯,不拍照、不打卡、純粹享受食物的療癒力量時,波麗路西餐廳常常是我的首選。那裡的菜或許不是最精緻,但味道就是實在、溫暖、充滿回憶。那種紮實的奶油醬、烤得香酥的酥皮、鐵板牛排上桌的滋滋聲響,是任何花俏擺盤都無法取代的安心感。特別是壓力大的時候,一盤濃郁的奶油雞卷配飯下肚,整個人都活過來了!這種感覺,年輕一輩的朋友能懂嗎?還是你們覺得這只是老人的固執?(笑)
最後,給想第一次踏進波麗路西餐廳的朋友幾點真心建議:
1. 拋開對現代精緻Fine Dining的期待: 這裡賣的是情懷和古早味,不是分子料理。裝潢、服務、擺盤,都「很有歷史感」。
2. 點套餐最划算: 相信我,從湯、麵包、主菜到飲料甜點,完整一套吃下來才夠味!單點主菜會覺得有點空虛。
3. 經典菜色優先: 第一次來,先別挑戰新菜單(如果有的話)。法式鴨肝菲力、奶油雞卷、酥皮濃湯這些招牌,才是認識波麗路精髓的起點。
4. 感受慢食氛圍: 別趕時間。這裡的節奏就是比較悠閒。好好享受那份老派的寧靜(或吵雜的家庭聚餐聲)。
5. 帶長輩來,回憶無價: 看爸媽或阿公阿嬤走進店裡,眼睛發亮地說著「啊,這跟我當年結婚時吃的一模一樣…」,那種感動,比什麼都值得。
吃了這麼多年,看著波麗路西餐廳在時代洪流中努力站穩腳步,那份堅持其實不容易。它或許不會是你天天報到的食堂,但絕對是台北餐飲文化裡,一塊無法被取代的拼圖。下次當你厭倦了網美店的千篇一律,想找點實在的、有溫度的、帶著故事的食物,不妨推開波麗路那扇有點年紀的門。點一客淋滿濃郁醬汁的奶油雞卷,配上一碗熱騰騰的酥皮濃湯,讓那古早的香甜滋味,帶你穿越時空,品嚐一口正港的老台北奢華。相信我,這種飽足感,絕對不一樣。
Q & A:關於波麗路西餐廳,你可能還想知道…
Q: 波麗路真的適合年輕人嗎?會不會很無聊?
A: 嘿,這問題很實在!我得誠實說,如果你追求的是超潮裝潢、IG爆紅打卡點、或是分子料理那種炫技,波麗路真的「不酷」。它甚至有點「老叩叩」。但換個角度想,這正是它的特色!把它看作是「餐飲博物館」或「味道的時光機」就很有趣。帶喜歡復古、懷舊、或單純想體驗爸媽爺奶約會氛圍的朋友來,保證話題不斷。重點是抱著「體驗歷史」和「品嚐經典」的心情來,會比單純為了吃一頓高級西餐收穫更多。我帶過幾個年輕朋友去創始店,他們一開始也傻眼,但吃完後反而對那個奶油雞卷念念不忘!(笑)口味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。
Q: 第一次去波麗路,只能點一道主菜的話,你死命推薦哪一道?
A: 哇,這真是逼死選擇障礙!要我選…我內心掙扎後還是會說:「法式鴨肝菲力牛排」! 雖然它真的比較貴(錢包哭哭),但這道幾乎就是波麗路西餐廳的代名詞,也是最能代表它「台魂西骨」精神的招牌。厚實的菲力牛排本身品質穩定,上面那片香煎鴨肝帶來的濃郁油脂香氣,融合淋上的蘑菇醬… 那個層次感,是其他單純牛排或雞卷無法比擬的。吃下去瞬間就懂為什麼它能成為鎮店之寶幾十年。這錢花下去心痛歸心痛,但那份滿足感會讓你覺得「啊,值了!」。(當然,預算有限的話,奶油雞卷絕對是CP值超高的安全美味牌!)
Q: 聽說波麗路很油膩?是真的嗎?吃起來會不會很有負擔?
A: 這個嘛… 我得舉雙手承認:「是的,它的醬汁普遍偏濃郁,口味也比較重一些。」這跟它的歷史背景有關(早期物資不豐,濃郁醬汁、油炸料理給人豐盛的滿足感),也符合老一輩喜歡的「厚工」口味。奶油醬、焗烤起司醬、黑胡椒醬、蘑菇醬,都是走濃厚路線。如果你平時飲食非常清淡、養生,或很在意熱量攝取,那吃波麗路確實會感覺比較「有負擔」。我自己吃完一整套下來,通常飽到晚餐都省了(笑)。建議可以:
- 點套餐時, 濃湯可以考慮選洋蔥湯(相對羅宋湯清爽一點),甜點選水果或咖啡茶就好,避開冰淇淋聖代。
- 主菜的醬汁請服務生放旁邊或「減量」(雖然可能破壞經典風味,但健康考量可以溝通)。
- 多搭配生菜沙拉平衡一下。
- 抱著「偶一為之,吃情懷為主」的心態,別太有罪惡感!它的魅力本來就包含這種帶著歷史感的濃厚風味啊!想吃清爽西餐?那可能真的不是波麗路的強項了。
—— 一個深陷波麗路魔法的老台北食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