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傑毛孩旅食記

山蘇料理

記得那天跟著阿美族朋友阿洛深入花蓮太巴塱的山徑採野菜。清晨露水還掛在草尖,阿洛指著巖壁上一叢叢像鳥巢般展開的深綠葉片:「喏,這就是我們的山蘇啦!你看牠葉面油亮亮的,跟假的塑膠花一樣!」他熟練地用鐮刀割下捲曲的嫩葉遞給我。我半信半疑地嚼了一口——哇!那爽脆的口感伴隨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新草香,瞬間在嘴裡迸開,完全顛覆我對「吃草」的想像!阿洛看我眼睛發亮,哈哈大笑:「這可是我們山裡的寶貝,炒個小魚乾,包你白飯吃三碗!」

從那次起,我就徹底迷上了山蘇料理。菜市場裡不起眼的角落,總有幾攤擺著深綠蜷曲的山蘇。說真的,剛開始自己料理時,還真有點無從下手。試過清炒,覺得太生澀;煮湯呢,味道又有點單薄。後來才摸索出門道:山蘇料理的關鍵就在於「火候」與「搭配」。葉片的老嫩、下鍋的時間、搭配的配角,差一點點,風味就天差地遠啦!

山蘇品種與風味速查表

品種名稱 葉片特徵 口感風味 推薦料理方式 最佳產季
鳥巢山蘇 葉寬厚,捲曲明顯 肉質厚實,脆度最高 快炒、涼拌 全年 (春冬最嫩)
南洋山蘇 葉片較細長,捲曲較淺 口感細嫩,草香較淡雅 煮湯、燴煮 春夏季
臺灣原生山蘇 葉形較小,葉緣波浪明顯 纖維細緻,風味濃鬱 涼拌、汆燙 秋冬季
鹿角山蘇 (嫩芽) 頂端未展開的嫩捲鬚 極嫩無纖維,帶微黏 生食沙拉、快炒 春季

(小提醒:市場最常見的是「鳥巢山蘇」,挑選時記得用手指輕掐葉梗,能輕易折斷的才夠嫩!太老的山蘇纖維粗得像菜梗,怎麼炒都咬不動。)


山蘇炒小魚乾 — 山蘇料理的靈魂伴侶

食譜
這絕對是山蘇料理的入門必修課!鹹香的小魚乾和山蘇的野性,簡直是天作之合。簡單?沒錯!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

食材 (2-3人份)

  • 新鮮山蘇:300克 (只取最嫩的頂端約15公分,老梗務必捨棄!)
  • 小魚乾:40克 (選那種金黃色、小小扁扁的「丁香魚乾」,香氣最足)
  • 大蒜:3-4瓣 (拍碎切末)
  • 嫩薑:一小段 (切細絲,去腥增香)
  • 辣椒:1根 (斜切片,怕辣去籽)
  • 關鍵調味:米酒1大匙、醬油1小匙 (純提色用,別多!)、糖1/2小匙 (平衡鹹味)、香油幾滴


做法

  1. 山蘇處理:山蘇洗淨瀝乾,一片片仔細檢查,只留嫩葉嫩莖。老的部分?狠心丟掉吧!不然口感毀所有。切成約5公分段。
  2. 小魚乾醒味:小魚乾用清水快速沖一下(別泡!香氣會跑掉),稍微瀝乾。熱鍋不放油,用小火乾煸小魚乾到金黃酥脆、香氣爆炸時盛出備用。這步驟是香氣靈魂!偷懶省略的話,整盤風味少一半。
  3. 爆香料頭:鍋子洗淨燒熱,倒2大匙油(山蘇吃油,別太少)。油微冒煙時下蒜末、薑絲、辣椒片,中火爆香到蒜邊緣金黃(小心別焦!)。
  4. 快炒山蘇:立刻轉大火!倒入山蘇,快速翻炒約30秒。看到山蘇顏色變得更翠綠、體積稍微縮小,這時候動作要快!
  5. 融合滋味:沿鍋邊淋入米酒(滋啦一聲!香氣飆升),接著放入煸好的小魚乾。快速拌炒均勻,加入醬油和糖(喜歡豆豉的這時可加半小匙,風味更層次)。
  6. 起鍋關鍵:從山蘇下鍋到起鍋,總時間請控制在1分半鐘內!炒過頭,脆度盡失,變成軟爛的深綠色菜泥,那就可惜了。最後滴幾滴香油,翻勻立刻關火裝盤!

(坦白說,我失敗過好幾次。有一次顧著講電話,山蘇在鍋裡待超過兩分鐘... 結果嘛,那盤東西口感像橡皮筋,全家沒人想動筷子。所以,大火快炒、秒速起鍋是鐵律!)


涼拌山蘇佐胡麻醬 — 爽脆到心坎裡

食譜
夏天廚房熱得像烤爐?這道免開火的山蘇料理絕對是救命仙丹!冰冰涼涼、卡滋卡滋的口感,配上濃鬱胡麻香,開胃到停不下來。

食材

  • 新鮮山蘇嫩葉:250克(專挑最嫩的頂芽和捲曲嫩葉)
  • 靈魂醬汁:日式胡麻醬 3大匙、薄鹽醬油 1小匙、味醂 1小匙、白醋或檸檬汁 1/2小匙、蒜泥 1小匙、熟白芝麻 適量
  • 點綴:柴魚片一小把、海苔絲少許(可選)


做法

  1. 汆燙定色&去澀:燒一大鍋水,水滾後加入一小撮鹽和幾滴油。山蘇分批放入(一次太多會降溫),用筷子壓入滾水中,燙約40秒!看到葉片變鮮綠、質地轉透明感立刻撈起。(超過一分鐘?脆度跟你說再見!)
  2. 冰鎮鎖鮮:撈起的山蘇馬上丟進預備好的冰塊水中(冰塊要夠多!)。快速攪拌降溫,這步是保持翠綠爽脆的魔法。徹底冷卻後撈起,用力擠乾水分(溼答答的會稀釋醬汁風味),切成適口長段排盤。
  3. 調製醬汁:胡麻醬、薄鹽醬油、味醂、白醋/檸檬汁、蒜泥攪拌均勻。試試味道?不夠鹹補點醬油,不夠酸補點醋,喜歡甜點加點味醂。
  4. 組合上桌:將醬汁均勻淋在擠乾水分的山蘇上。豪邁撒上大量熟白芝麻、柴魚片、海苔絲。上桌!

私房Tips

  • 進階版:汆燙時加一小片昆布一起煮,山蘇會吸收淡淡海洋鮮味。
  • 懶人法:市售胡麻醬直接淋也行,但加點蒜泥和檸檬汁更解膩。
  • 擠乾水分真的超重要!試過偷懶沒擠乾,結果醬汁被稀釋得稀哩嘩啦,整盤水水的,風味大打折扣。

山蘇野菜鹹湯 — 山林的療癒滋味

食譜
這道湯源自阿洛媽媽的灶腳。第一次喝到時,心想:「山蘇煮湯?不會爛糊糊嗎?」結果完全顛覆想像!湯頭清澈甘甜,山蘇保持著令人愉悅的微脆感,充滿山林氣息。非常適合冷冷的雨天。

食材

  • 山蘇嫩葉:200克 (依舊只取嫩部)
  • 湯底材料:雞骨架或豬小排 300克 (熬湯用)、新鮮蛤蜊 15-20顆 (鮮味炸彈!)、嫩薑 3-4片
  • 其他野菜 (自由搭配):過貓嫩梢 一把、龍鬚菜嫩莖 一把 (增加口感層次)
  • 調味:鹽 適量、米酒 少許 (去腥)


做法

  1. 熬煮高湯:雞骨架或豬小排洗淨,冷水入鍋,大火煮滾後撇除浮沫。加入薑片,轉小火慢燉至少30分鐘(有時間燉1小時更讚)。濾掉骨頭和雜質,留下清澈高湯。
  2. 處理海味與野菜:蛤蜊吐沙洗淨備用。山蘇、過貓、龍鬚菜洗淨,切成適當大小。山蘇老梗一樣別心軟,丟棄!
  3. 組合煮湯:將清澈的高湯再次煮滾。先放入蛤蜊,煮到蛤蜊「啵啵」開口笑。淋入一點點米酒。
  4. 下野菜:立刻轉中火,放入過貓和龍鬚菜,煮約1分鐘。最後才放入最嬌嫩的山蘇葉。
  5. 秒速起鍋:山蘇下鍋後,煮滾約30秒就好!看到葉色轉鮮綠即可。用鹽調到你喜歡的鹹淡。關火!
  6. 享用:湯碗盛起,湯頭清澈見底,山蘇碧綠漂浮,蛤蜊鮮甜飽滿。趁熱喝,感受山與海的鮮味在口中交融。

(這湯看似簡單,但順序很重要!山蘇一定要最後放,而且千萬別久煮。我有次把山蘇跟蛤蜊同時下鍋,等蛤蜊開花,山蘇早就煮到變黃軟爛,整鍋湯顏色混濁,喝起來像菜渣湯,簡直慘不忍睹。)


山蘇烘蛋 — 野菜與蛋香的溫柔邂逅

食譜
當冰箱只剩雞蛋和一把山蘇時,這道料理就是救星!把山蘇切碎混入蛋液,煎成香噴噴的烘蛋。山蘇的脆度在柔軟蛋體中形成驚喜對比,簡單卻讓人回味。

食材 (2人份)

  • 山蘇嫩葉:100克 (切細碎)
  • 雞蛋:4顆
  • 配料 (自由發揮):紅蘿蔔細丁 2大匙、洋蔥細末 1大匙、火腿或培根丁 2大匙 (增加風味)
  • 調味:鹽 1/4小匙、白胡椒粉 少許、烹呼叫油 適量


做法

  1. 準備蛋液:雞蛋打入碗中,加入鹽、白胡椒粉,充分打散。山蘇細碎、紅蘿蔔丁、洋蔥末、火腿丁全部加入蛋液攪拌均勻。
  2. 熱鍋滑油:選用中小型不沾平底鍋(鑄鐵鍋更好)。燒熱後倒入比平常炒菜多一點的油(約2大匙),油要均勻佈滿鍋底。
  3. 倒入蛋液:油熱後(微微起油紋),倒入混合好的山蘇蛋液。稍微搖晃鍋子讓蛋液鋪平。
  4. 煎烘技巧:轉中小火。別急著翻動!讓底部慢慢煎定形。可輕輕用鍋鏟撥動邊緣,讓未熟的蛋液流下去。喜歡厚實感的,可以把蛋液邊緣往中間推。
  5. 翻面挑戰:待底部金黃定型、邊緣微焦,表面蛋液約七分熟時,準備翻面。拿一個比鍋子大的盤子蓋在鍋上,一手按緊盤子,一手快速將鍋子倒扣,讓烘蛋落在盤子上。鍋子補一點油,再將烘蛋滑回鍋中,煎另一面至金黃。(翻面失敗也別怕,弄碎了就當山蘇炒蛋吃,一樣美味!)
  6. 完成:兩面都金黃香酥後即可盛出。切成楔形分享。

失敗經驗談:第一次翻面時笨手笨腳,烘蛋在空中解體,一半在盤裡一半在鍋外… 場面慘烈。後來學會用盤子輔助翻面才成功。其實不翻面,改蓋鍋蓋用小火悶熟表面也行,但少了兩面焦香總覺得少了點什麼。多做幾次就熟練啦!


山蘇料理疑難雜症診療室

  • Q: 為什麼我炒的山蘇總是又老又苦,顏色還發黑?
    • A: 問題通常出在三點:(1) 買到老山蘇:一定只挑頂端最嫩的捲曲部分(試折葉梗,易斷才嫩),老梗纖維粗硬必苦;(2) 炒過頭:山蘇下鍋後大火快炒最多1分半鐘,久煮葉綠素破壞會變黑變軟爛;(3) 沒處理好澀味:快炒前可先快速汆燙5秒再冰鎮(尤其覺得山蘇草腥味重時),能有效去除澀味保翠綠。記得炒時油量要足一點!
  • Q: 山蘇只能熱炒嗎?還有沒有其他清爽的吃法?
    • A: 當然不只熱炒!山蘇做涼拌菜超適合,口感更顯爽脆。重點在汆燙時間要精準(滾水下鍋40秒立刻撈起冰鎮)並徹底擠乾水分。試試搭配:
      • 蒜蓉醬油 + 香油 + 柴魚片(經典臺味)
      • 泰式酸辣醬(魚露+檸檬汁+糖+辣椒+蒜末)
      • 胡麻醬 + 味醂 + 白芝麻(日式風)
      • 水果優格醬(原味優格+百香果或芒果泥)— 這組合意外清爽!
  • Q: 聽說山蘇很"冷"?體質偏寒的人不能多吃?
    • A: 這說法在中醫理論確實存在,認為山蘇性偏寒涼。但做為日常山蘇料理適量攝取(一週2-3次)影響不大,關鍵在搭配與體質調整:
      • 中和寒性:烹調時加入薑絲、薑片、麻油,或搭配溫性的肉類(如豬肉、雞肉)。
      • 觀察身體反應:若本身易腹瀉、手腳冰冷嚴重者,淺嚐即止,並避免空腹吃大量涼拌山蘇。
      • 營養價值:山蘇富含鈣、鐵、維生素A及膳食纖維,適量食用對健康有益。其實很多蔬菜都偏寒(如白菜、冬瓜),重點是均衡飲食。我個人體質也偏寒,但適量吃搭配薑絲快炒,從沒問題。不放心可諮詢合格中醫師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